本篇目录: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微课教案
1、【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 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4题。 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
2、倍的认识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实物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倍”的意义,知道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4、说教材 倍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将通过对已学习的有关乘法的知识进行迁移获得“倍”的概念。
5、以下是由我收集整理的《倍的认识》教案设计,欢迎阅读! 《倍的认识》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理解“倍”的意义。 会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 使学生深入理解除法的意义,体会知识的发展与联系。
「数学微课」笔算开平方
1、第一步:确定要开平方的数 首先,确定要开平方的数,记为R。在实际运算中,R必须是一个非负数,因为负数的平方根是复数,超出了本文范围。第二步:确定一个近似值 根据R的大小,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近似值,记为A。
2、如遇开不尽的情况,可根据所要求的精确度求出它的近似值.例如求 的近似值(精确到0.01),可 列出上面右边的竖式,并根据这个竖式得到。
3、笔算开平方的原理是基于勾股定理和平方根的定义。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基本性质,它指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条边平方的和。
4、笔算开平方的常用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种是牛顿迭代法。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算法,例如二分法、试商法等等。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牛顿迭代法。
怎样上好数学微型课
1、微型课时间有限,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有限,处理好“多”与“少”的矛盾,做到恰到好处,犹为重要。内容过多,未免庞杂;内容过少,未免空洞。“庞杂”则显重点不突出,“空洞”则显内存不丰厚。
2、虚拟师生活动最好用多媒体展现。 语言要简洁、课堂结构要完整。 板书不省略。 内容取舍要有精华。师生互动是虚拟的,要走完全过程。
3、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这一手段,给学生播放视频,告诉学生,植树问题,两端都要栽。然后可以从中抽离出数学模型,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间隔”这一概念有着更透彻的认识。
4、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使用微课 课前预习 培养初中学生自学能力是教学的主要内容,课前教师将新课程的教学视频上传到学校的网络平台,学生通过观察视频,对新课程主要内容和总体脉络进行了解和把握,这样课堂效率会更高。
二年级数学下微课教案课件
1、二年级数学下微课教案课件篇1 教学目标: 通过“买鲜花”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学过程: 读懂纵向统计图 会看统计图。 师:这是育才小学二年级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个统计图和你们以前接触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学生可能会发现: (1)现在的统计图中有很多的直条。
3、教学过程: 复习 (1)让学生说一说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4、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篇一:《辨认方向》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知道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微型课教案
1、微格教学课,时间紧凑,环节衔接紧密,稍有不当之处就容易拖堂,影响授课任务的完成。(4)教师应掌握的技能要素。在教学进行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技能设计应具体、明确。
2、.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出发让学生去亲历、感受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2.在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得到培养。3.运用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教案# 导语】《面积和面积单位》是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正确认识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三个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
小学二年级数学微课教案:认识角
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所学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得到系统整理和巩固。 (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积极思维的良好学习习惯。
组织交流,并让学生指出课桌、数学书等物体面的角。 [评析: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在找角、指角的活动中感知角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平面图形,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角的表象。] 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篇一: 《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认识角”是国标本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64-66页的内容。本课是第1课时,主要认识角的形状,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感悟角是有大小的,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学数学微课过程设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