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劳勤学网

滩坝砂形成过程(沙坝形成原因)

本篇目录:

薄互层砂岩基本地质特征

砂岩特征有隔音、吸潮、抗破损、易清理、户外不风化、水中不融化、不易长青苔等。关于砂岩的介绍 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其中砂粒含量大于50%。

砂岩的颗粒均匀,质地细腻,结构疏松,因此吸水率较高,具有隔声、吸潮、抗破损、耐风化、不易褪色、水中不溶化、无放射性等特点。

滩坝砂形成过程(沙坝形成原因)-图1

对总厚度小于 λ/4 的地质模型及其地震响应特征分析表明,由厚度不同的砂岩薄层组成的砂泥岩薄互层虽然内部排列方式不同,但其地震响应特征大致相同。

砂体成因类型

在同一区域内砂体成因类型不同导致储集层的空间展布规律也有所不同,同一时期多种沉积环境并存,不同成因类型的砂体在平面上及垂向上相互叠置,影响了研究区油气的运移和聚集,也影响了油气产能。

首先在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总结出两类不同成因砂体发育模式图:一类以层序ⅢⅢ3长6段—长8段油层组盆地西与西南缘陡坡带为代表,另一类则以延长组不同层序盆地东北缘缓坡带为代表。

牛庄洼陷沙二段水道型砂体及分流河口砂坝砂体是最主要的砂体成因类型,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些成因类型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选择资料较丰富的王 3 区块中钻井最为密集的王 3—王 14 小区进行解剖性研究。

滩坝砂形成过程(沙坝形成原因)-图2

滨浅湖滩坝沉积体系

1、仅在东部地区即宿安以东发育半深湖环境,因而中央隆起带西部地区沙三段晚期发育的滨浅湖滩坝属中低能滩坝,但在滩坝沉积过程常伴随有风暴岩沉积,形成了滨浅湖滩坝-风暴岩沉积体系。

2、把滨浅湖滩坝沉积划分出3个沉积微相:滩坝外侧缘微相、滩坝内侧缘微相和滩坝主体微相[89]。现以盘2-227井为例对其分别阐述。

3、管状潜迹,相当Skolithos﹝石针迹﹞ 遗迹化石带,指示滨湖岸区或浅湖的上部,一般在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或岸滩附近。

4、沉积类型主要有:①滨浅湖滩坝砂岩沉积;②半深湖-深湖相泥岩沉积;③湖泊碳酸盐岩沉积。

滩坝砂形成过程(沙坝形成原因)-图3

5、发育了 末端扇—滨浅湖滩坝组合 沉积体系。其页岩的有机质富集主要受控于古生产力、古盐度和沉积速率,氧化还原条件对有机质富集的影响不大。

滨浅湖滩坝沉积相

1、把滨浅湖滩坝沉积划分出3个沉积微相:滩坝外侧缘微相、滩坝内侧缘微相和滩坝主体微相[89]。现以盘2-227井为例对其分别阐述。

2、根据一个完整的滩坝沉积的发育历史和形成过程,把滨浅湖滩坝沉积划分出四个沉积微相:暗色泥岩(灰岩)微相(A)、滩坝侧缘微相(B)、滩坝主体微相(C)、炭质页岩微相(D)(图8-16)。

3、岩性圈闭主要发育于4个沉积相带,即深水浊积扇、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扇、近岸水下扇、滨浅湖滩坝,其中以深水浊积扇和三角洲前缘浊积扇为主。深水浊积扇分布广泛,在层序的低位、高位和湖侵体系域沉积时期均有发育。

4、但不论是哪种情况,总的趋势是以滨湖和河流沉积作为旋回的结束。湖盆的发育过程中,湖盆下陷扩张期,半深湖、深湖及重力流沉积最发育;湖盆抬升收缩期,滨浅湖、三角洲及滩坝发育。

5、从湖泊的发育和演化来看,湖泊裂陷扩张期,湖盆大幅度持续稳定下沉,有利于深湖、半深湖亚相的发育,即有利于以粘土岩为主的生油岩系及盖层的形成;湖盆的抬升收缩期,有利于三角洲、滨浅湖滩坝等储油砂体的形成。

6、滨湖亚相 滨湖位于岸线附近,在枯水期露出水面,而在最大洪水期则被淹没,受湖水涨落影响显著。

砂体的发育及展布规律

1、砂体展布在北部山前带最厚,东部砂体也较厚,卡普沙良河剖面碎屑岩厚可达620m;中西部地区普遍砂体较薄,如羊塔克井区砂岩厚仅十多米。

2、库车坳陷白垩系发育陆相的多种沉积体系,同样发育了多种储集砂体类型,为本区的油气储集提供了多种地质体。

3、用宏观和微观的方法相结合能更好地、更准确地确定物源。

4、砂体展布 基山砂体自下而上可细分成四个砂层组(图9-9)。第二砂层组分布面积较广,厚度较大;第四个砂层组面积和厚度都有所减小,这说明第四期洪水重力流能量减弱。

5、席状砂的砂质纯、分选好。沉积构造与河口砂坝不同,广泛发育交错层理,生物化石稀少。砂体向岸方向加厚,向湖方向减薄。三角洲前缘席状砂是破坏性三角洲的沉积微相类型,在高建设性三角洲相中不发育。

6、例如,二连盆地陡坡带易形成三角洲、水下扇等沉积体系,缓坡带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洼槽带以浊流沉积体系为主,在断陷晚期长轴方向可形成三角洲沉积体系,从而在不同类型构造带上沉积的砂体成因类型和分布规律存在着差异(表6-1)。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沙坝形成原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