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劳勤学网

结晶过程示意图(结晶过程的原理是什么)

本篇目录:

晶体的形成过程

晶体是在物相的转变过程中形成的。如果将物质按气相、液相和固相划分,则从相转变的角度看,晶体的形成途径也便有3种。由气相转变为晶体 当某些气体处于过饱和蒸气压或过冷却温度条件时,可直接转变为晶体。

晶体形成的过程,大致可分为晶芽形成和晶体长大两个阶段(以从液体中形成晶体为例):(一)晶芽的形成、长大与科塞尔理论 晶芽(或称晶核),是液体中物质结晶的中心,本质上乃是细小的晶体。

结晶过程示意图(结晶过程的原理是什么)-图1

(1)从溶液中结晶:从溶液中形成晶体,是自然界常见的和实验室常用的方法。从溶液中结晶必须在过饱和溶液中才能进行。

区域熔化过程用来纯化半导体工业中的硅晶体。一个单晶体垂直悬挂在硅棒的顶端上。在两者接触处加热,棒的顶端熔化,并在单晶体上重结晶,然后将加热处慢慢地沿棒下移。晶体的形成:固态物质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晶体形成的过程,大致可分为晶芽形成和晶体长大两个阶段(以从液体中形成晶体为例):(一)晶芽的形成、长大与科塞尔理论 晶芽(或称晶核),是液体中物质结晶的中心,本质上乃是细小的晶体。

(1)从溶液中结晶:从溶液中形成晶体,是自然界常见的和实验室常用的方法。从溶液中结晶必须在过饱和溶液中才能进行。

结晶过程示意图(结晶过程的原理是什么)-图2

晶体是在物相的转变过程中形成的。如果将物质按气相、液相和固相划分,则从相转变的角度看,晶体的形成途径也便有3种。由气相转变为晶体 当某些气体处于过饱和蒸气压或过冷却温度条件时,可直接转变为晶体。

晶体是怎样形成的呢?去过海边的人们可以见到岸边的盐池中海水蒸发后结晶的过程。这是最简单的晶体形成过程。晶体形成的原理比较复杂,即使原来不结晶的物质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力等条件)下也能转变为结晶质。

晶体往往是先从溶液的上层液面析出,容器底部温度是最高的,介质不容易形成结晶核。

简述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金属结晶的两个过程:晶核的形成,晶核的长大。液态金属在结晶时,其形核方式一般认为主要有两种:即均质形核(对称均匀形核)和异质形核(又称非均匀形核)。

结晶过程示意图(结晶过程的原理是什么)-图3

金属的结晶过程主要由晶核的产生和长大两个基本过程组成的。首先,晶核的产生是金属结晶的第一步。在这个过程中,原子从液态或气态冷却转变为固态时,会形成一种有序的晶体结构。

因此,纯金属的结晶过程不是一个恒温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非平衡过程。在纯金属的结晶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会影响晶体的生长速率和晶体的形态。通常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促进晶体的生长,而温度降低则会减缓晶体的生长速率。

金属结晶包括形核与长大两个过程。结晶需满足自由能降低,即需要在一定的过冷度条件下才能结晶。此外还需要有能量起伏和结构起伏。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的差值称之为过冷度。

碳质量分数为0.40%的合金如何结晶?

1、而对于wc=0%的铁碳合金,由于碳含量较高,当铁碳合金冷却到约800℃时,就会形成球状的铁素体晶粒。然后在更低的温度下,铁素体会分解,生成大量的渗碳体,并且渗碳体会在晶界处堆积起来,形成连续的薄层。

2、含C量为0.45%时,由Fe-C相图知,其以亚共晶方式结晶,先产生铁素体(即ɑ-Fe固溶体),然后在枝晶固溶体间析出共晶组织(ɑ-Fe+渗碳体)。

3、含碳0.4%铁碳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建议你自己对照铁碳合金相图自己分析。由于含碳0.4%铁碳合金属于亚共析钢,其室温平衡组织是铁素体+珠光体。

4、假设钢中的铁和碳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0%和0%,加入0.4%的碳,钢中的碳含量就变成了0.4%。此时,根据Fe-Fe3C相图,钢的组织为Pearlite(珠光体)。Pearlite是一种由铁素体(Ferrite)和Fe3C相交替排列形成的组织。

5、共析钢( Wc=0.77%),合金在1点以上为液体(L),当缓冷至稍低于1点温度时,开始从液体中结晶出奥氏体(A),A的数量随温度的下降而增多。温度降到2点时,液体全部结晶为奥氏体。

6、如图:碳质量分数为20%的④号合金。合金在1~2点间按匀晶过程转变为单相奥氏体后,冷到3点,开始从奥氏体析出二次渗碳体,又称先共析渗碳体,直到4点为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结晶过程的原理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